7月17日上午10时,成都市气象台持续拉响高温红色预警信号:武侯、锦江、青羊等8个区的所有镇(街道)当日最高气温将突破37℃,东部新区大部分区域更是会冲上40℃,热浪最盛的时段集中在正午12时至傍晚7时,这样的酷热天气将持续至18日。
面对滚滚热浪,成都不仅用遍布全城的纳凉空间为市民撑起“清凉伞”,也催生出一派热气腾腾的“避暑经济”:在成都的商场里,制冰饮水一体机销售区,年轻的顾客咨询着最优惠的价格;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金枪鱼刚到成都就要中转全国,成都物流企业的碎冰需求量增长70%;成都的制冰厂开足马力,把日均产量提升了25%……
7月17日上午10时,成都市气象台持续拉响高温红色预警信号:武侯、锦江、青羊等8个区的所有镇(街道)当日最高气温将突破37℃,东部新区大部分区域更是会冲上40℃,热浪最盛的时段集中在正午12时至傍晚7时,这样的酷热天气将持续至18日。
面对滚滚热浪,成都不仅用遍布全城的纳凉空间为市民撑起“清凉伞”,也催生出一派热气腾腾的“避暑经济”:在成都的商场里,制冰饮水一体机销售区,年轻的顾客咨询着最优惠的价格;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金枪鱼刚到成都就要中转全国,成都物流企业的碎冰需求量增长70%;成都的制冰厂开足马力,把日均产量提升了25%……
热经济里的“冷生意”
展开剩余69%成都有火锅店用冰量增长30%,超200公斤
酷热催生的不仅是纳凉需求,更点燃了成都的“避暑经济”引擎,市民纳凉的脚步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。大邑县西湖公园的水面上,皮划艇划出粼粼波光,桨板上的游客迎着风欢笑,摩托艇溅起的水花带着凉意——7月上半月,这里的游客量已比6月多了10%,专为亲子家庭设计的水上乐园更是热闹,游客同比增长20%,成了暑期家庭避暑的热门之选。
▲西湖公园内游客如织
在饮品里加几块冰,成了市民对抗高温的“日常仪式”,这股需求直接带火了有制冰功能的家电。
在成都京东MALL商场内,带有制冰功能的多款饮水机销量均有增长。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表示,“几款饮水制冰一体机的价格从三四千元到上万元不等,但依然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喜爱,年轻受众群体占比有八成以上。进入7月以来,制冰功能家电的销售量比起开业初,增长超过20%。”京东平台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由于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高温持续,7月至今,京东制冰机在全国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50%。
▲商场内,有制冰功能的饮水机
消费者对于冰块的需求热度,不仅体现在家电销量上,在热闹的餐饮店内同样表现明显。晚上6点多,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小龙坎门店内,已经坐满了食客。小龙坎相关负责人表示,同比6月份,成都的所有门店用冰量增长30%;蜀大侠成都门店自7月以来,单店每日用冰超200公斤。该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在水产品、薄肉、鲜切类菜品保鲜时会使用冰块,这段时间持续高温,我们需要使用的冰量也随之增加。此外,夏日吃火锅,我们门店自制饮品中,冰块的需求量同样增长明显。”
成都部分制冰厂已满负荷生产
订单量增长25%
除了消费者,经营生鲜水果进口生意的企业更加需要冰块的供应。“我们通过空运方式,将水产品、水果等生鲜产品运抵成都后,需要立刻分拨陆运到广州、深圳、上海等地。现在天气炎热,我们用于保鲜的冰块量也随之增加。”四川奥美优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杰表示,挪威三文鱼、澳大利亚金枪鱼,是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,“常常是水产品还没有运到成都,就已经被预订完毕。为了保证海鲜的口感,7月以来,我们对于货品保鲜箱内的碎冰量需求,同比7月增加了70%以上。”
准备运出的进口海鲜已铺满碎冰 图据受访者
面对巨大的用冰需求量,成都的制冰厂也开足马力制冰。位于成都彭州市三界镇冰源制冰有限公司内,一线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制冰。该公司负责人黄联盟表示,“我们公司现在每天制冰量有40吨,现在正值生产高峰期,比起淡季,产量增长了20%。”黄联盟介绍,目前在厂内的一线员工都是满负荷工作,“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海鲜供应商,天气高温,客户的冰块预订量也非常大,以用于海鲜的保鲜。”
制冰厂内,工人正在忙碌 图据受访者
而在成都郫都区内的建国制冰厂,一线工作人员也在加班赶订单。该厂负责人介绍,7月以来,厂里的订单量快速增加,“比起6月份,现在的订单量增加了25%,日均冰块产量达到1600块。一块重量为40公斤,主要用于农产品保鲜以及厂房等的室内降温。”
红星新闻记者 胡谦 摄影报道
编辑 欧鹏
发布于:北京市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